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迎接伟大的中国公益时代
——“2008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论坛”主题发言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  王振耀

(2008-11-2·重庆)
各位与会代表:

两年零21天以前,在今天的这个会堂,即2006年重庆的慈善论坛上,我们鲜明地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到2010年,争取实现全国慈善捐款捐物500亿元以上;而迈过这一捐赠大关,也就说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越过发动、普及阶段而进入全面提高的历史时期;当时,有一些同志曾经善意地提醒,这个目标显然高了一些。现在,当我们又一次相聚重庆进一步前瞻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远景时,我们大家都会惊异地发现,2008年,仅仅汶川大地震中的慈善捐赠,就已经远远超过了500亿元!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慷慨捐款捐物,无私投入志愿服务,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慈善热情,揭开了中国历史的公益时代。

历史往往呈现出跳跃发展的态势,行动计划的制定需要符合发展的实际。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聚智聚力,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大家都会深深感到,中国的慈善事业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何充分认识这个新的时代并因应时代的需要,调整慈善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及体制和机制,完善政府指导慈善工作的指导方式,改进公益组织的工作方式,使我国慈善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是当前所有从事慈善工作的业界同行面临的共同挑战。

以什么态度迎接这一历史性的新挑战?我认为,有十个较为关键的问题,需要大家广泛地讨论,以取得相对统一的认识。

一、汶川大地震救灾过程中波澜壮阔的社会慈善热情的历史地位

汶川大地震救灾过程中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人民所喷发出来的慈善热情,我们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许多参与捐赠的同志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两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其一是没有想到全国人民的捐赠热情远远超出了任何一次社会捐赠活动,其二是没有想到各类社会志愿者的自发性志愿活动组织得如此有序,如此有效果。我自己在灾区的工作中就经常为志愿者的各类救援行动所深深感染。

汶川地震中的慈善活动,客观上全面创新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格局。这个新的格局,居首位的就是捐款捐物格局。这次捐赠远远超过了500亿元,如果把全年的各类捐赠活动汇总计算,整个捐赠数额有可能接近上千亿元;救灾过程中志愿者的活动,更是展现了伟大的慈善博爱精神,正是超过百万的志愿者在灾区的各类艰辛救援活动,才促成了救灾工作的巨大成功;全国人民在国家危难时刻所展示的举国一致精神及巨大的自觉奉献当之无愧地向世人证明,中国最为普通的人民,从普通的乞丐到亿万富翁,从收缴废品的穷苦人口到辛苦读书的大中小学生,从幼儿园的儿童到退休多年的老人,他们奉献着最为珍贵的爱心,他们是最为雄厚的慈善资源,他们汇聚的数亿爱心,开辟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公益元年!

汶川地震中数亿人民捐款捐物捐力的广泛行动,是平民慈善精神的具体实践,是人人可慈善的生动写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由巨大的历史灾难所激发的这场波澜壮阔的慈善公益活动,既揭示了我国公益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使得中国社会的慈善公益精神整整提高了一个年代,我国社会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伟大的公益时代。

汶川大地震中慈善事业的巨大发展,作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将永远载入中国历史,昭示未来。今天在座各位,作为这个伟大历史的参与者、实践者、见证者,我们有理由为这些年来大家对于慈善事业的各项努力推动而倍感骄傲,你们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创造者!

二、慈善事业发展的体制性缺陷与整体规划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在充分肯定全国慈善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巨大成就,是在慈善事业发展指导和推进机制相当不完善的条件下取得的。

我们都知道,全国各类慈善组织之间,还缺乏系统的捐助工作信息平台及其相应的产品,因而系统的全国性的动态性慈善项目的信息还依然不能在规范的形式中全面透明,信息状况是一个行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组织和工作信息网络的现状反映了各类慈善组织建设的还处于较为初级的发育水平;

全国从事慈善工作的专职人员依然严重不足。我国2007年共有1340个基金会共有职工18269人,平均每个基金会只有13.6人;全国2007年共有874个慈善会,职工为3437人,平均每个慈善会为3.9人。这样一种人员数量的格局,反映出中国慈善事业还处于一个相当不发达的水平。在这样的人员数量格局中,很难想象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项目设计和开发以及项目运营和管理!

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有税收政策的有力支持,尽管我们国家已经制定了较好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的优惠政策,但在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政策依然不能落实到位,普通老百姓的慈善热情还往往在日常捐助活动中受到挫伤;

慈善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规范还远不到位。我们缺乏系统的慈善捐赠评价体系,管理的标准相当粗放,与现代型的社会管理规范有着较大的差距。

汶川地震的救灾实践表明,我们的许多政策和体制还远远落后于民众的慈善热情,我们的许多措施还不能对民众的慈善愿望和要求产生十分积极的回应。尽管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但是,历史的经验证明,当着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刻,政府的管理体制必须尽快地做出积极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水平。慈善政策和机制的调整,意味着较大范围地解放慈善领域内的生产力,较为全面地开发和利用全社会的慈善资源,从而使中国的慈善事业在较短的时期内迈上一个较大的台阶。要达到这样的发展态势,全面系统地建设公益时代,就需要进行整体性的规划和通盘性的设计。

三、建设中国公益时代的三大数字指标

建设中国公益时代,有没有具体的数字指标呢?现代社会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数字化的管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过程中,我们运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和经济翻番这两项基本指标实现着对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管理。同样,公益社会的建设,更需要明确的数据,因为只有通过数据来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我们才能够掌握慈善事业的发展态势;只有通过具体的数据,我们才能充分展现慈善公益的力量和贡献;只有通过各个地方和各个慈善组织的捐助项目数据,我们才可能判断各个地方和组织之间的发展差距从而确立发展的目标。

那么,建设已经来临的公益时代,应该特别注意那些最为基本的数字指标呢?总结近年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国际社会的通用标准,以下三个指标尤其重要:

第一位的,就是捐款捐物的指标。这个指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是慈善项目开发、税收政策落实特别是社会参与慈善活动广泛与否的集中体现。汶川地震的捐赠经验证明,中国的确有着深厚的捐赠资源,因此,我们应该修订500亿元的捐赠目标,将人均捐赠大体上50元提升到100元,使未来的捐赠水平基本保持在1000亿元上下的捐赠数额,现在看来中国社会有这个资源,这是经过大灾难所特别证明的;

第二个指标,是要培育和造就百万以上的专业慈善工作者。根据各国的经验,慈善事业必须依赖大量的专业慈善工作者,在美国,仅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就有几十万之多;英国则有6万多个基金会,即使每个基金会只有几个人,他们的工作人员也会有几十万之多。但是,在我国,整个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过少,慈善会系统更少。人员的缺乏导致中国的慈善组织缺乏基本的行动能力,许多项目无力开发,许多基本的慈善服务没有能力展开。因此,为使慈善事业有大的发展,未来一些年,一定要建立起来超过100万人的专业慈善工作者队伍,他们应该成为社会爱心与困难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这同时意味着,慈善工作应该成为一项专门的职业;

第三个指标,是要发展1亿以上的志愿者。当前,志愿者的人数已经达到5000多万,但是,许多人的志愿服务愿望还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一个国家中十分之一以上的人们希望从事志愿服务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根据汶川地震中的慈善经验,无论市民还是农民、青年还是老年,甚至少年儿童,大家志愿服务的热情都很高,需要很好组织,这也是我们所有慈善工作者的一个大课题。我们需要建设一个较大的平台,将志愿服务系统地组织起来,使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和各类专业性的志愿者之间实现多方面的良性合作。

透过以上三个基本的数字指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慈善事业既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就业场所,还是一项基础性的爱心奉献活动与道德风尚。我们的确需要把慈善事业的发展放在社会建设的战略位置。

四、公益时代建设所需要持有的几个基本理念

公益时代的建设需要转变一些传统的理念,其中,最为基本的,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平民慈善的理念。许多人从事公益和慈善事业时往往认为大的富翁才是慈善的主体,他们想到,慈善就是捐款,没有钱怎么会有行为?这个看法,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来算账,我们就会发现,富翁只是少数人,而多数平民的些小贡献的累积往往能够远远超过任何富裕的群体。汶川地震中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是以善促善的理念。这个理念要求我们要从善良的愿望出发,以善良的态度来从事慈善工作。特别是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理念,非常重要。因为,由于缺乏经验,我们大家对于慈善工作往往相当陌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是错误,对于这些,我们一定要有较宽广的包容性;不然,过分地追求慈善工作者的至善性,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效果;

三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个理念是说不要以钱为本。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不近情理,因为慈善事业本身是要鼓励人们的捐赠,不以钱为本,怎么从事慈善救助活动呢?其实,各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如果以钱为本,往往忽略了捐赠者最为重要的方面,即他们的善良愿望和道德追求。一些富豪就向我坦率地抱怨,许多募捐者往往把他们当成了捐赠的机器,只是要钱要物,至于这些资金和物资如何运用,效果如何,他们全不反馈。这就必然要影响大家捐赠的积极性。其实,不仅仅是富豪,即使是广大的平民,如果不尊重他们的人格,不体会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捐赠积极性也同样会受到挫伤。所以,为要得到更多的捐赠,就必须以人为本;

四是要有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理念。在传统的理念中,人们往往认为,慈善行为是极为高尚的,是普通人难以达到的,因此,慈善事业的发展在传统社会中只能是少数人的事业而不需要专业人员。其实,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证明,慈善事业实际上是社会大众的事业,人人可慈善,人人也都需要慈善服务。要维系人人慈善的局面,没有一支较为发达的专业人员队伍,使从事慈善事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就会妨碍慈善事业的健全发展。而要维持专职慈善人员队伍的存在,就一定要使其具有正常的工资收入和生活保障,就必须保证他们的行政经费,只有这样,慈善事业才能真正从少数人扩大到全社会;

五是要有行业建设的理念。同任何经济行业一样,公益行业、慈善事业,都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保证其正常发展。而为了保证慈善行业的健全发展,就需要具有行业建设的理念以进行较为系统的行业规划和管理,要建立特殊的行业标准,保证行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包括联合劝募、信息透明等。因此,建立较高规格的协调机制,成立一定的行业联合会,都是十分必要的。

必须看到,我国的社会正在经历急剧转型的历史进程,要适应这样一个转型,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就必须转变我们的传统理念。在许多情形下,观念的转变往往是相当痛苦的,有的情形下还免不了出现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只要我们本着以善促善的理念,避免陷入正确与错误的辩论,而要共同进行整体性的学习,我们的观念就一定会加速转型从而转化为巨大的慈善资源。

五、改进慈善组织的工作方式,开发公益社会建设的丰富人力资源

中国公益社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如何在短期内建立这样的专职工作者队伍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当前我们的许多慈善组织行为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工作方式并不适应慈善工作的需要。一些同志长期从事党的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工作,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行政机关的工作方法带到了慈善组织,按照机关管理的办法来建设慈善组织,使得慈善组织往往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不善于与社会打交道,不善于与群众打交道。不善于按照慈善组织的自身特点来从事慈善工作。慈善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不少地方完全照搬行政机关的办法,不去依法提取一定的行政费用,反而唱高调,自我标榜清高,结果是既阻碍了有关法规的贯彻,也危害了组织的发展;

另一方面,各类慈善组织普遍存在的工作人员过少问题也障碍了慈善组织的行动能力。

如何才能转变慈善组织的工作方式,以较快的速度建立起较为发达的慈善工作者队伍呢?第一,建议各类慈善组织都要注意研究工作方式问题,要特别注意学习国际社会中较为成熟的慈善组织的管理体制和办法。建设公益社会,我们的确缺乏经验,需要向一些成熟的经验来学习,需要以经济建设领域的改革开放态度来学习国际经验以从事公益慈善组织建设。

第二,应该紧紧抓住汶川地震慈善捐赠的这个战略机遇期,按照现代慈善理念和我国的法律制度来从事慈善活动。在地震捐赠中许多慈善组织得到了不少捐款,有的按照行政机关的办法管理,有的甚至简单上缴财政,不能具体细致地向捐赠者说明捐款的用途,结果引起许多捐赠者的不满,这是我们一定要特别关注的。须知,慈善组织的捐赠活动既要与政府密切合作,同时一定要有所区别,一定要使捐赠者满意,同时也使受赠者满意,这就应该依法提取一定比例的行政费用,招聘一定的能够完成捐赠项目的工作人员,从而使慈善组织真正活跃起来。

第三,要注意吸收三类人员以发展壮大慈善组织。这三类人员包括,退居二线的各级各个部门的较为适宜从事慈善工作的领导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多年在基层从事慈善工作的同志。这三方面的人员,都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如果形成一定的团队比例,将行政组织经验和基层经验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培训,以各类慈善项目为依托发展组织,慈善工作者的队伍就一定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要注意运用专家和咨询机构。现代慈善与传统慈善不一样,不是仅仅凭借经验就可以解决问题的,需要运用有关方面的专家与咨询机构,不断发展管理技术,开发有关项目软件,才能进行长远规划,形成制胜战略。

六、发展壮大基层慈善组织,让慈善组织与普通人民广泛联系起来

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大缺陷是基层组织和项目薄弱。英国几千万人的国家有6万多基金会,其实大多是基层社区的基金会,主要是在社区内从事慈善活动。这类经验,需要研究。我们国家许多慈善组织机构仅仅设在县级,与乡村和城市社区联系极少,所以慈善活动往往成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脱节,人们在社区看不到慈善活动,感受不到慈善的存在。这就难免挫伤大众的积极性。我们尽管下发了关于发展社区志愿者的管理登记办法,但由于存在着组织障碍,人们参加志愿服务难,经常性捐赠难的现象还依然存在。

让人人能够慈善,人人在社区内就可以看到慈善,把邻里互助与慈善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开发中国最为传统的资源,使社区和乡村范围内出现广泛的慈善组织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慈善活动,应该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里,我们要为之骄傲的是,重庆在探索基层草根性慈善组织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面。重庆乡村的稻草基金,在民政局的政策规范特别是资金的支持下,通过与区县慈善会建立密切联系并形成其有机整体的方式,开展基层的各类救助活动,这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慈善组织,尽管基金数量不大,但影响力巨大,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重庆的稻草基金,有着平民性、现代化、广泛性的品格,实际上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基层慈善组织形式。民政部已经几次推广重庆的经验,我们希望这个经验能够在全国快速推广,以使慈善事业真正植 根于基层,服务于基层。

七、建立慈善捐赠的行业标准,开发第一流的慈善项目

一些地方的慈善事业初步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已经意识到缺乏行业协作和管理的缺陷。因为,缺乏行业的整体性协作,就出现了重复募捐、过度竞争的现象,反而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大局不利。我们的慈善事业发展客观上还停留在类似于自由竞争的时代,社会大众对此相当不满。

根据各国经验以及各地的体会,慈善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既需要有行业性组织真正把大家联合起来,同时也需要有系统的行业标准,将各个组织的基本行为规范起来,才能促进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全国慈善行业的标准建设,需要提上议事日程。比如,如何实现捐赠活动的全方位透明,如何让捐赠者满意?慈善捐赠要不要划分几类标准?免税的具体程序和标准是什么?慈善超市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怎么发展?经常性捐赠怎么进行系统规范?诸如此类,都需要再进行系统的定义,建立起相当具体的规范,才能使各类慈善组织的发展能够步入健康的轨道。

另外,慈善项目的开发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如何开发具有影响力的公益慈善项目,其实是慈善界的一个普遍性的难题,对于中国慈善组织而言,更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许多好的项目证明,真正设计和出好的慈善项目,是会感动人民的。慈善事业的影响力是通过项目的影响力而表现的,因此,应该把设计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作为慈善组织是否具有活力的一个基本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慈善项目不一定只表现为捐款捐物,各类慈善论坛其实也是一类慈善项目。在中国的慈善论坛中,类似重庆慈善会所推动的慈善论坛还不多见,本届中华慈善事业发展论坛就具有多方面的创新,举办方致力于把创新作为论坛的灵魂,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

八、需要全国开展广泛的应急救助联合行动

当前,我国社会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城乡群众的个别极为紧迫的困难还不能得到及时的救助,这既是政府的尴尬,也是慈善组织的尴尬。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民的苦难需要及时的救助;有个别家庭遇到了突发性的严重困难,对于他们的家庭,就是一个“汶川地震”,在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健全、保障标准还不太高的形势下,我们需要行动起来,民政部门要行动起来,慈善组织都要行动起来。怎么行动才能有效地展开应急救助呢?

第一,需要慈善组织的联合行动。因为,任何一个慈善组织都不可能有能力进行有求必应式的救助,这主要是因为不确定性太强,需求量又太大,所以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公共组织来保障临时性急难救助。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实行社会救助的总体性联防,即建立起组成部分慈善组织联合行动的机制。一个地方发生极为困难的现象,首先要由当地的慈善组织来介入,同时也通报信息,介绍困难,呼吁社会,展开联合性的救助;

第二,各级民政部门也要行动起来,应该学习一些地方的经验,建立应急救助基金,以备不时之需。即使慈善组织的救助行动,通常情况下也应该通过民政部门来进行调查,更为权威地核实情况,杜绝一定的漏洞,同时提供政府的救助,使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形成有机的纽带。

前一个时期,有的同志听说要建立有求必应的机制就不断地摇头,认为没有能力来建立这个机制。其实从我们参与的案例中发现,慈善组织共同组建联合性的应急救助机制,并不是要做到有了求助就全部满足,实际上是带个头,只要带个头,就会带动一定的社会力量,并且,救助者至今都是比较通情达理,他们理解慈善组织的为难,有时他们需要几十万元,但只得到几千元的救助,有时甚至只是得到一个电话进行慰问,他们依然感激涕零,这是我们过去所想不到的。

 

九、慈善事业发展需要全国性的信息平台

根据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平台和技术平台。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有整体性,需要全国的慈善组织展开各类联合行动。这些联合行动,没有发达的信息系统来保障就会产生较大的障碍。过去我们建设过各类信息工程,年来最为需要的是慈善信息工程。

这些年的经验证明,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十分重要。在汶川地震中,我们就开发了一个信息系统,从而保证了政府所收取捐款拨付的通畅。

信息技术是慈善工作一项相当重要的技术,比如,慈善捐赠活动,不透明不行,但不会透明也不行。有的时候,如果我们缺乏合适的技术,就不能展开有效的行动。

信息也有立体性,一定要善于开发,不断地进行深度开发,才能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就需要组建一定的专业信息开发团队。

信息服务一定要有人本理念和现代化水平。要研究捐赠者的具体需要,量体裁衣,实行具体技术开发,才能把服务做得恰到好处。

慈善领域的信息技术对于我们都还是一门新的学问,需要我们深入进行学习。

十、提高慈善事业的行政组织指导水平

中国的慈善事业形势的发展很快,总体上,我们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政策准备。汶川大地震的慈善活动既改变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同时也改变了国际慈善工作的格局,如何适应新的格局,调整我们的有关政策和体制,实际是对全国慈善工作的较大挑战,这是我们需要特别予以注意的。

如何建立适宜的慈善事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如何调整有关的政策,如何发展慈善工作的信息机制等,对于民政部门从事慈善工作的同志都是不小的课题。我们一定要注意转变行政组织指导观念,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慈善工作委员会,开发慈善事业的促进机制,让更多的慈善人物参与到慈善行业中来,通过相对健全的机制使他们的领导和组织经验得到较好的发挥,同时也要注意与有社会责任强的企业领导人进行密切合作,让更多的基层慈善者组织起来。在这个方面,重庆同样有着较好的经验,你们的经验证明,政府的积极行动,是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措施。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达到了中等偏下的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在这个时代,公益慈善事业的建设实际就是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汶川地震中,中国社会已经用他们的慈善行动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公益慈善精神的风采同时也宣告了中国公益时代的来临,我们感受到了建设公益时代的历史使命,我们也期盼着更多的人们参与到建设公益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

今年12月12日,民政部和有关慈善组织合作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举办中华慈善大会,这次大会将以汶川地震救灾行动为背景,以携手慈善、共创和谐为主题,表彰先进,举行论坛,举办慈善晚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调动各类慈善资源,共同探索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以求在短期内使我国慈善事业有一个较快发展。

我相信,今天的慈善论坛,实际上是建设公益时代的重要行动,衷心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展现更为广阔的前景!

话题:



0

推荐

王振耀

王振耀

16篇文章 12年前更新

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

文章